党 委 书 记: | 余孝其 |
校长、党委副书记: | 刘树根 |
党委副书记: | 王政书 |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 朱燕萍 |
副校长: | 许州 费凌 刘小兵 郑鈜 李秋实 |

余孝其,男,汉族,1965年7月生,籍贯四川资中,1993年4月参加工作,1991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四川大学有机化学专业毕业,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历任四川大学科技处副处长、化学学院院长、党委组织部部长,澳门新葡萄娱乐9455党委常委、副校长。2020年11月起任澳门新葡萄娱乐9455党委书记。
主要从事生物荧光探针、生物医学材料化学等领域的研究。共出版专著1部、参编教材和专著6章/节;发表论文40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8项;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2000年被评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博士学位获得者;2003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06年被评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分别于2006年、2013年、2020年获批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007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09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2020年8月当选为成都市科协第九届委员会副主席。现兼任四川省化学化工学会第八届理事会副理事长和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超分子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刘树根,男,汉族,1964年10月生,四川新津人,1988年8月参加工作,1984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澳门新葡萄娱乐9455党委常委、校长、党委副书记。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
1981年9月至1988年8月在成都地质学院煤田油气地质与勘探专业本科和硕士研究生学习;1988年8月~1994年1月在成都地质学院任教(其间:1989年7月~1989年12月在英国剑桥大学进修;1991年3月~1993年12月在成都理工学院煤田油气地质与勘探专业学习,获工学博士学位;1992年6月~1992年8月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进修);1994年1月~1994年10月任成都理工学院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地质分室副主任(副处级);1994年10月~2010年7月先后任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地质分室主任(正处级)、成都理工大学石油系主任(兼任,正处级)、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2010年7月~2020年1月任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党委常委;2020年1月任澳门新葡萄娱乐9455党委副书记,2020年2月任澳门新葡萄娱乐9455校长、党委副书记。
主要从事含油气盆地动力学、油气成藏动力学研究,以中国西部成山成盆成藏动力学综合研究为特色。培养硕士70余名,博士30余名;出版专(编)著10部;发表论文400余篇。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排名第一),省(部)级持证书主要科技成果奖励10项,其中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3项、省部级二等奖5项、四川省持证书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获第二届“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
王政书,男,汉族,1963年2月生,籍贯四川武胜,1989年7月参加工作,1989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四川大学宗教学专业毕业,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澳门新葡萄娱乐9455党委副书记。
1989年7月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系学校教育专业;1989年7月~1992年10月任四川工业学院建筑工程系政治辅导员;1992年10月~1994年4月任四川工业学院学工部思想教育科副科长;1994年4月~1999年1月任四川工业学院建筑工程系党总支副书记、系副主任;1999年1月~2004年1月任四川工业学院团委书记;2004年1月~2011年4月任澳门新葡萄娱乐9455学生工作部部长、学生工作处处长(其间:2004年9月~2010年6月在四川大学在职攻读宗教学专业博士学位);2011年4月~2020年10月任澳门新葡萄娱乐9455副校长、党委常委(其间:2015年9月~2015年12月参加四川省优秀年轻干部和人才递进培养第五期党政综合班学习;2017月11月~2019年6月兼任四川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中心主任);2020年10月任澳门新葡萄娱乐9455党委副书记。
主要从事军民融合战略、思想政治教育、哲学、宗教学研究。在推动四川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工作中,积极开展军民融合体制机制创新研究,大力探索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参与组织编制的《四川省低空空域协同管理试点方案》获国家空管委批复,四川获批国内首个低空空域协同管理改革试点,受到中央电视台采访报道。主持和参加省部级、厅局级等重点科研项目30余项,在CSSCI来源期刊和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等刊物上发表论文近40篇,主编和参编专著和教材11部。多次参与省高级职称评审和哲学社会科学奖评审。


许州,男,汉族,1965年1月生,籍贯四川仁寿,1997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澳门新葡萄娱乐9455党委常委、副校长、中共四川省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代表,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1983.09-1988.07在清华大学物理系就读。1988.09-1991.06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生部攻读硕士学位。1993.09-1997.05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攻读博士学位。1991.07-2000.09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十所八室任助理研究员、工程师、副研究员。1996.08-2000.0先后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十所八室副主任、主任。1999.01-1999.12赴美国CORNELL大学等离子体实验室做高级访问学者。2000.03-2001.04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十所科研生产处处长。2001.04-2005.08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十所副所长、研究员。2005.08-2015.11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十所所长(2008.03-2008.06,中央党校学习)。2015.11-2017.12任四川省国防科技工业办公室党委书记、主任。2017.12-2018.11任四川省委军民融合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
长期从事加速器、高功率微波、自由电子激光、辐射成像等国防高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组织完成了100微米自由电子激光实验装置的改造和实验研究工作,于2005年出光,该成果被评为2005年度中国基础研究十大科技新闻;作为系统总师,和其他领导和同志们一道成功研制了我国第一套国防专用XX微波武器实验样机,圆满完成了国家外场实验(这也是国际上首次进行的该领域的武器样机实验),其成果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作为9MeV紧凑型电子直线加速器研制项目负责人,独立完成了新型结构的电子直线加速器的物理设计,并领导课题组完成了全系统研制,性能指标优于美国Varian公司的同类产品,其成果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和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作为项目负责人,组织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加速器驱动的9MeV面阵高能工业CT多功能检测系统,打破了西方国家对我国的技术封锁,该成果获得上海国际发明博览会金奖和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组织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显微CT,产品指标达到国际同类装置的先进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组织研制开发了我国第一台基于面阵探测器的石油管道射线数字化检测与评估系统,技术水平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被石油行业的专家们誉为“管道检测技术的一次数字化革命”。先后担任国家863计划激光某主题专家组和高功率微波某重大专项专家组国家级专家,2005-2015担任国家863计划xx领域xx主题专家组组长,领导专家组为国家制定了两个五年发展计划和中长期发展规划。独立研究并提出了国家xx领域xx类型技术发展的创新发展路线图,组织和领导项目组进行了长达十年的研究,并先后两次进行了充分的原理验证和样机研发及外场实验验证,这项系列工作使得我国在该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并获得了总装备部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
曾长期担任国家863计划强辐射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家高功率微波重点实验室主任和国家x射线数字化成像大型仪器设备中心主任,连续十年担任总装备部科技委兼职委员。曾长期担任中国加速器协会常务理事和中国核学会脉冲功率技术及应用分会副理事长。培养博士、硕士十余人,在N.I.M、IEEE、Phys.Rev.E、物理学报、强激光与粒子束等期刊上发表文章20余篇。
从事国家高技术领域十多年的研究工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发明金奖1项、国家发明专利4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荣获中国青年科技奖、邓稼先青年科技奖、国防科技工业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xx任务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费凌,男,汉族,1965年11月生,籍贯浙江宁波,1984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澳门新葡萄娱乐9455党委常委、副校长。
1987.07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1987.09-1989.12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同位素分离专业研究生毕业,获工学硕士学位。1990.01-1998.12在四川工业学院机械工程系任教。1999.01-2002.02任四川工业学院机械工程系副主任,其间,1999.04-2002.02兼任机械工程基础实验中心主任,2000.09参加四川省高校系处级干部培训。2002.03-2003.12任四川工业学院机械工程与自动化系主任。2004.01-2010.04任澳门新葡萄娱乐9455校长办公室主任、档案馆馆长,其间,2006.03-2006.06参加国家行政学院高校中青年干部培训,2009.06兼任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2010.05-2013.03任澳门新葡萄娱乐9455党委常委、校长办公室主任、档案馆馆长。2013.04-2014.08任澳门新葡萄娱乐9455党委常委、校长办公室主任。2014.09-2016.09任澳门新葡萄娱乐9455党委常委、校长办公室主任、四川西华科技园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2016.10起任澳门新葡萄娱乐9455党委常委、副校长。
主要从事机电一体化技术研究,近年来取得省科技厅鉴定成果1项(第一完成人),参与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教育厅项目3项,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5项,培养指导硕士研究生30余名。
2005年获四川省委教育工委“全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2008年获四川省委教育工委“四川省教育系统抗震救灾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刘小兵,男,汉族,1964年11月生,籍贯四川阆中,198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现任澳门新葡萄娱乐9455党委常委、副校长。
1985年7月~1996年4月在四川工业学院动力系任教,其间,1990年9月~1995年6月华中理工大学电力系水力发电工程专业研究生学习(硕博连读),获工学博士学位;1996年4月~1999年1月任四川工业学院动力系副主任;1999年1月~2004年1月任四川工业学院动力系主任,其间,2001年10月~2004年3月在四川大学水利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在职博士后学习;2004年1月~2009年4月任澳门新葡萄娱乐9455能源与环境学院院长;2009年4月~2018年8月先后任澳门新葡萄娱乐9455研究生部部长、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能源与环境学院院长、流体及动力机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院长;2018年8月起任澳门新葡萄娱乐9455党委常委、副校长。
长期从事水力机械内部流动(含多相流)、水力机械空蚀与泥沙磨损、水力机组振动及稳定性等方面研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省部重点项目等2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30余篇被SCI/EI收录),授权发明专利7件,编写专著教材5部。先后承担水力机械空蚀与泥沙磨损、多相流理论及应用、水力机械压力脉动与振动等课程教学工作,获省教学成果奖4项。指导培养研究生100余人。
先后担任全国水机磨蚀研究中心理事、四川省水力发电学会常务理事、四川省石油学会常务理事、成都市、广安市政府咨询专家、国际水力机械亚洲分会学术委员会委员,Journal of Hydrodynamics等杂志编委及多个刊物审稿人。

郑鈜,男,汉族,1974年4月生,籍贯四川广元,致公党党员,博士,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四川省委副主委,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现任澳门新葡萄娱乐9455副校长。
1994年7月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音乐教育专业本科;1994年7月~2000年9月在成都市第二十中学校担任音乐教师;2000年9月~2003年7月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部经济法学专业学习,获法学硕士学位;2003年7月~2007年12月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工作(其间:2006年7月~2007年7月挂任泸州市泸县奇峰镇镇长助理);2007年12月~2016年11月先后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所长、商法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正处级)、法学研究所副所长(正处级)、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其间:2015年4月~2015年7月参加四川省优秀干部人才递进培养第四期党外干部班培训);2016年11月~2018年10月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2017年6月起任致公党四川省委副主委;2018年10月任澳门新葡萄娱乐9455副校长。
长期致力于经济、社会领域制度研究和决策咨询。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2项、省部级课题5项,参与国际合作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9项、省部级重大课题20余项,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3项,成都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在重要报纸、CSSCI来源期刊、核心期刊等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专著12部(其中独著2部),参与国家和省市立法项目100余件,多项立法意见获得采纳,19件对策建议和研究报告报送至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等,获中央和省部级主要领导重要批示,研究报告原件被有关部委和省级有关机关调阅、办理、采纳,部分研究成果已转化为省政府政策文件下发执行。
2014年被评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担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中国博士后基金评审专家;中国法学会商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会证券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四川省法学会法治文化研究会会长;四川省法学会立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四川省“七五”普法讲师团成员;中共成都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法律顾问。

李秋实,男,汉族,1970年9月生,籍贯重庆,1991年7月参加工作,199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7年9月考入北京航空学院,2000年10月获工学博士学位。2007-2008年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航空航天系访问教授,2008-2017年历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学副院长、航空发动机气动热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常务副主任、航空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办公室主任等职,2017年6月起任澳门新葡萄娱乐9455首席科学家,2020年11月起任澳门新葡萄娱乐9455党委常委、副校长。
长期从事航空发动机气动力学、流动稳定性研究,主持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10余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5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排名第二)等多项国家科技奖励。先后主讲《工程流体力学》等课程,获北京市教学成果奖等10余项教学奖励。2018年被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9年获评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奖,2020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